化学原料

科研创新
innovate

研发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科研创新 >> 研发中心

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发展规划


技术是企业的生命,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吸收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强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技术中心作为技术创新的专业职能部门,为加快公司技术发展进度和科技投入的力度,提高技术中心的科研开发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制定依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十二五”企业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及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战略,瞄准国内外精细化工行业的前沿技术,以生产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染料颜料中间体等方向发展,不断运用新创新理念和手段。研制和开发能耗低、环保、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节能产品。加大企业技术中心投资力度,逐步完成技术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力争在3到5年内,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成为市内具备先进科研力量的基地,完成市级技术中心的建设。

三、新产品规划积极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创新项目,将部分具有代表性,具有科技创新积极争取纳入到省级技术创新。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扶持。

1、2015到2020年新产品开发数量不低于20种,工艺装备不得少于25种。

2、2015年到2020年新产品的开发数量进一步增加,同时产品开发方向逐步向科技前沿产品过渡。

四、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建设规划。

1、不断进行技改,争取技术创新后劲。企业只有坚持技术改造,使产品不断进行更新换代。才会有活力,才不断增加发展后劲。公司每年的技术开发投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都在5%以上,有力的保障了产品开发的资源需求和技术支持及推广力度。

2、开展与对口高等院校的合作公司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依托现有的企业资源,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策略,尽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档次,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保持与华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要加大合作的范围,层次及深度,同时走出去,开展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的广泛交流以,寻求合作伙伴及合作项目。

3、利用政策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府对于技术创新项目的各项政策 支持及资金支持。积极承担各项技术创新科研任务。

五、技术中心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谁就会在积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于对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实现企业目标,加快企业发展进度,做大做强,就必加大人才资源建设,使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相一致。公司不但要主动掌握企业经营的内外部因素,谨慎规划人力资源。还在提供人力培训发展机会制定科学有效的人事制度,创造优势的人才发展环境,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使人才真正成为公司最宝贵的资源。

1、吸引人才与稳定队伍的措施在事业上给一个发展空间,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做到有项目、有资金合理分配制度。突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大量重用高学历的年轻人,级别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

2、不定期、有计划的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良好好的培训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人力资源部将培训工作列为重点。在每年年初,根据各部门提交的培训需求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做出年度公司培训计划。

3、完善、加强绩效考核制度现代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最为主要的因素便是企业中的人,因为是企业经济实体中的主体绩效考核制度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其报酬与本人的业绩挂钩。员工业绩的标准只能是为企业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做出了多少的贡献。因此纯净考核评定制度是对员工的报酬,业绩效益的管理。    

4、建立建全人才激励制度公司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采取各项优厚的政策吸引人才、发展人才、留住人才。不仅注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科技人才的吸引,同时注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打造科学有效的公司人才结构。在人才建设与激励方面,公司计划每年拿出10%为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奖励。培训和福利。对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委以重任。免费提供住房、配备专车。提供一系的有力政策,鼓励其发展。

六、技术中心知识产权规划

1、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并由企业的总经理和相关人员共同制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并根据发展形势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2、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能较好地利用zhuanli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发挥zhuanli技术在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中的优化作用。

3、知识产权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不断开发形成更多自主zhuanli技术,zhuanli技术的实施转化能力较强。

4、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纳入经营管理全过程,使用zhuanli技术的产品在企业全部产品中占主导地位。

5、建立健全了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制定和运用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6、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



1、技术中心组织建设情况

⑴ 技术中心内部组织设置与调整。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技术中心组织机构,科研开发体系健全,并能够健康有序地运转。研究院作为技术中心的主体机构,建立了高效运行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管理程序,技术中心可根据科研工作的需要,及时进行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的调整。

企业内部建立了完善的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健全的科研开发体系,健康有序地运转。全面普及信息网络,加强科研管理,按ISO9001、GLP、GCP标准建立科研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制度,强化科研进度计划管理,努力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从战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努力为公司科技创新、技术进步配备必要资源,大力推进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建立完善高效的人力资源系统,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勇于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竞争机制和氛围,有力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1513581629280529.jpg

⑵ 技术中心下属组织的设置。企业技术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公司内全面开展。根据管理机构及人员变动情况,公司及时调整企业技术中心管理机构的组成人员,目前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由付廷军总经理担任,并成立企业技术中心专职办公室,由公司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李道先担任办公室负责人。公司内部由各专业技术负责人组成了技术委员会;选聘外部学科专家建立专家委员会,作为技术中心的专家咨询机构,对科研项目选题立项、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成果鉴定等提供技术咨询与专业指导、引进技术的论证。公司各部门各司其责,共同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企业技术中心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的技术质量部,技术质量部部长靳延辉担任专职副主任并设有科技和技术管理主管、zhuanli管理主管等,负责公司产品技术工艺管理、科技项目及成果管理、zhuanli管理、产学研合作及企业技术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⑶ 与外部单位共建组织及运行情况。从实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战略目标出发,与科研院校共建科研中心,开创“企校合作”的合作模式。公司已与许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组建了企学研联合的多个创新药物中心,共同进行新药开发,致力于新药技术研究。

 2、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情况

坚持完善制度建设,不断改革创新机制,是公司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作法。

⑴ 重视科技带头人的培养。牢固树立“人是根本,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改革用人机制,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公司建立了健全的科研开发体系,并能够健康有序地运转。以研究院为主体的技术中心,建立了高效运行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体系,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进行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调整,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扎实推进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及新产品开发工作。公司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高科技人才队伍。现有大专以上科技人员120人、研发人员20人。其中拥有硕士2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0人,人员层次和专业结构合理,整体专业素质高。

⑵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科技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前途和未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公司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

提高待遇,加大对科研开发、技术进步的奖励力度。首先,公司设学历学位津贴,博士后6000元/月,博士5000元/月,硕士1200元/月,本科生300元/月;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根据情况给与一次性安家费4-5万元,对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给予一次性安家费20万元。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技术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取得学位后公司报销学费和相关费用,并享受相关津贴待遇。其次,对课题负责人给予相应的津贴,分1000元/月~3000元/月不等。第三,加大对新产品开发成果的奖励力度,小试成果奖励500~4000元,中试成果奖励2000~5000元,获得临床批件奖励1000~15000元,获得新药证书奖励500~50000元,新产品投产后按利润提成2~6%。另外公司还修订了《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管理标准》、《科技进步奖管理标准》,均加大了对科技成果的奖励力度。

转变观念,不断改革,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扎实推进管理创新及新产品开发工作。在确保公司战略前提下模拟市场成本、实现市场化运作的科研新机制,科研人员面向市场选题,科技成果在首先保证公司需要的前提下允许对外转让,在规范运作下,组织科技人员对外提供技术服务,以增强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强化科技人员的市场竞争意识,使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⑶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公司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进行zhuanli保护。

⑷ 技术创新投入制度及执行情况。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建立了完善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科研机制,制定了完备的科研开发管理程序及科研管理标准,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和技术开发费核算管理标准。公司用于科技开发、科技活动的资金每年都超过销售收入5%,且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使公司技术中心的技术开发条件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3、合作创新情况

长期以来,公司一直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并不断拓宽协作领域。由于公司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逐步走出了一条从最初以项目合作为主、发展到与科研院所共同投资共建新药开发中心,从与国内科研院校合作为主、发展到与国外科研院所合作的新阶段。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知名医药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与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院校建了企-学-研联合形式的创新药物联盟,与国际著名医药公司日本盐野义、高砂、三共株式会社等建立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努力与国外其他知名企业发展合作关系,致力于新药技术合作研究与开发。

4、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以提高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为目标,针对制药行业研发项目过程中的遇到共性和难点问题,强化化学合成研究、药物制剂的功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装备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科研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开发的水平,特别是加强公司现有大品种药物的产业升级和再创新能力,形成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在淄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华国际医药创新园新建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平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新华现代医药产业创新园建于新华医药工业园(西园)内,占地27.4亩,建筑面积44175平方米。其中,研发中心大楼、科技孵化器、服务楼,已于2012年底全部完成投资建设,总投资1.2亿万元。

2010年至2012年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实施,在公司已形成的科研开发体系基础上,利用公司原有的主要科研设备及仪器,在项目建设期间继续追加投资,新增了主要用于新药合成试验、药物制剂开发试验及质量研究工作科研设备仪器。并对新建的科研大楼内的实验室进行装修改造,填平补齐新药研发所需的实验室设施,建立公用系统等基础设施,购置各种设备仪器及公用系统配套设备100余台(套),新药研发的实验室设施、安装各种先进的科研设备仪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104.40万元,包括科研设备及分析检测仪器购置费用2362.33万元,公用系统工程及配套设施费用1742.07万元。

通过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强化化学合成、制剂研究所的功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装备水平,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科研机制,提升企业的自主开发水平。建成后的创新园将成为公司和淄博高新区的药物创新-孵化-产业化“三位一体”和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开发平台,建立适应科研开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科研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开发水平,强化化学合成、制剂研究所功能,加强产学研结合,建成后的创新园已成为本企业乃至淄博高新区的药物创新-孵化-产业化“三位一体”和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开发平台,并建立适应科研开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公司以新华医药工业创新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技术中心建设,搭建国内先进水平的医药研发技术平台,建立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心,以药物化学、药物制剂、分析化学、生物技术、医药信息研究中心为基本架构,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现代化的、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综合医药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科研大楼首期建设内容包括:制剂研究所、制剂质量研究室、分析中心、医药信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研究院作为技术中心的主体机构,是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保持在新药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国内医药行业处于领先水平。承担公司新产品(包括原料药、制剂、化工产品等)的研究开发和现有产品的工艺改进,按ISO9001、GLP、GCP标准建立科研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制度,强化科研进度计划管理,下设合成研究室、生物技术室、制剂研究所、质量研究室、信息中心和技术图书馆。

技术中心有包括国家和省市各级拔尖人才、中青年专家、博士、省级首席技师在内的高层次研发团队,拥有如气-质联用仪、气-光联用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制备及半制备液相色谱仪、差热分析仪等各类大型精密检测仪器和实验设备600余台(套),在国内具领先水平。“十二五”期间,不断加大科研投入,2012年新增各类用于研发的设备和检测仪器800多万元,仪器设备配置在国内同行中属国内先进水平。

公司拥有科技图书馆和信息研究中心,其中科技图书馆藏书13万多册,包括化学、化工、医药、机械等多个学科和中、英、法、德、日、俄等多个语种,CA(美国化学文摘)的齐备程度为国内领先;中外文数据库专业齐全,订购了清华大学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中国医药信息网等大型网络数据库,并与国家经贸委信息研究中心及南方经济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实现了信息共享,在科技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研究人员能及时查询、跟踪世界最新的医药知识和科技动向,使新产品开发紧跟世界步伐。通过收集国内外医药产品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供公司决策者参考。公司每年保持增加图书资料和数据库系统的投资。